滕俊杰
马可·穆勒
田壮壮
陈凯歌
何小青
陈瑜
田丰
齐伟
张婷婷
李采姣
奚美娟
丁友东
程波
张斌
赵晓红
郑星
张慨
王艳红
任华东
潘璋敏
刘海波
林少雄
冯果
陈志宏
滕俊杰,男,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1995年由他担任总导演的《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大型演出》,首创了在八达岭长城制作重大晚会并向全球直播的记录而载入中国电视史册。1997年由他策划、执导的《中秋夜·两岸情——上海台北卫星双向传送大型文艺晚会》获得国务院台办“对台宣传十大事件”第一名。2000、2001年,担任总导演的《上海悉尼2000年的跨越》、《上海巴黎2001年的跨越》大型卫星双向传送晚会获得了当年度全国电视文艺评选的多项最高奖。2001年APEC首脑会议大型晚会总导演。2006年十四首脑峰会大型晚会总导演。2007年3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对2007年电视春节文艺晚会及春节特别节目进行评选,滕俊杰总导演的《群星耀东方——2007年华人明星新春大联欢》被评为春节文艺晚会最佳作品;同年4月,《守望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在日本东京国立剧场上演,这台晚会是“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开幕演出。演出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评价。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邀,《守望家园》在巴黎演出两场,盛况空前同年8月,经文化部推荐及多方接洽,滕俊杰被确定为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演出总导演;10月,特奥会闭幕式圆满落幕。滕俊杰为特奥会闭幕式总导演。2010年担任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总导演。2015年执导的中国首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上海影城进行首映仪式。2017年执导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在上海主题展映。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沧海飞跃》、《电视方程式》、《凌步拂云》等。主要奖项:三次荣获中国文化最高奖——“五个一工程奖”;十六次荣获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年度唯一“最佳导演奖”。1998年在日本东京获得年度制作人唯一“亚洲大奖”。2010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授予“世博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在香港荣获有亚洲“艾美奖”之称的“亚洲彩虹奖”。2012年获两年一度中国电视“金鹰奖”唯一最佳导演奖。2020年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第28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导演的8k全景声电影《这里黎明静悄悄》获“评委会特别贡献奖”。
马可·穆勒(Marco Müller),男,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著名的电影制片人、策展人,电影史学教授、影评人,先后担任威尼斯、鹿特丹等多个国际电影节的主席、总监,
至今,由其监制制作的影片在国际上屡获殊荣,赢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戛纳、威尼斯、柏林等众多电影节中的顶级荣誉。同时,因为马可·穆勒教授对中国电影做出的杰出贡献,包括将多位中国导演的优秀作品推向国际,他荣获中国国务院授予的中意友好贡献奖,被称为“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在校至今,马可·穆勒教授开展了“电影、导演和电影建筑学”、“艺术电影、艺术剧院和多厅影院”等多个系列专题讲座,以及“电影策划”课程,并亲自为本科生授课。在课堂中,马可·穆勒教授带领同学们从多角度理解电影的受众群体,探讨了现代电影发行模式的变化,多平台电影销售的模式,以及如何面向不同受众进行精准合理的排片策划等内容,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理解电影策划前中后期策划工作者的筹备思路、工作流程以及行业发展。此外,马可·穆勒教授同上海大学积极筹备多个电影专业领域活动,为促进国内外电影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不懈努力。
田壮壮,男,首席教授,中国电影导演、制片人、演员。
导演作品有:《我们的角落》、《红象》、《九月》、《猎场札撒》、《盗马贼》、《鼓书艺人》、《特别手术室》、《摇滚青年》、《大太监李莲英》、《蓝风筝》、《小城之春》、《茶马古道-德拉姆》、《吴清源》、《狼灾记》、《王朝的女人·杨贵妃》等;参与制片的作品有:《徐小明》、《爱的是你》、《撒谎的村庄》等,参与监制的作品有:《巫山云雨》、《长大成人》、《扁担姑娘》、《冬至》、《茉莉花开》、《云的南方》、《旅程》、《水之北》、《桃花灿烂》、《毕摩纪》、《冬暖》、《缅甸的海》、《宝贵的秘密》、《孙子从美国来》、《不速来客》等;参演的电影有:《长大成人》、《云的南方》、《大追捕》、《相亲相爱》、《我和我的祖国》等;参演的电视剧有:《大宅门》等。其中,2005年执导个人首部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荣获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2007年凭借第一部人物传记影片《吴清源》斩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导演奖,2009年自编自导的影片《狼灾记》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服装及提名,2014年与张艺谋、十庆联合执导历史古装影片《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并兼任艺术总监,2019年因在《后来的我们》中饰林父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等,他的多部作品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和包括中国电影金鸡奖、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亚洲电影大奖等在内的国内外电影奖项评比中获得荣誉。
陈凯歌,男,教授,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微电影委员会名誉会长,现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
1982年4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84年执导《黄土地》,影片荣获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1986年执导《大阅兵》,影片获第11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意大利都灵青年国际电影节大奖。1993年凭借《霸王别姬》斩获华语影坛第一座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并相继获得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国际大奖。1996年执导文艺片《风月》,影片获得第4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99年,执导历史片《荆轲刺秦王》,影片获第13届美国电影学会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提名。2002年,执导《和你在一起》,影片获第22届金鸡奖最佳音乐奖。2008年,执导反映京剧大师的传记影片《梅兰芳》,影片获2009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2010年,执导《赵氏孤儿》,影片获2011年第十四届华表奖“优秀故事影片”提名。2012年,执导《搜索》,并代表中国内地角逐2013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013年,陈凯歌导演应邀并作为评审团主席参加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何小青,男,吉林省长春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上电影业(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期刊执行主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电影高新技术与特效制作重点创新团队负责人。历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兼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产业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副主任。
何小青教授当前主要研究领域涵盖电影美术与场景设计、电影数字高新技术以及电影教育管理。曾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纪录中国”项目纪录片《第三极之植物王国》总策划兼总导演。2019年主持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中国电影专业教育能力提升》。2022年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电影特效美术人才培养》。撰写的《中国电影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反思》、《从体验设计看电影美术指导职能的转变》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刊物,其中《浅议“电影工业化”》荣获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的《艺术与技术相融合构建讲好中国故事的电影人才培养体系》荣获2022年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何小青教授曾先后承担 “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宴厅(西大厅)室内装饰设计”、“上海世博会‘德中同行’竹展馆室内展陈设计”等项目。2013年获“CIDA中国室内设计杰出成就奖”,2014年担任《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初评、复评评委。
陈瑜,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电影理论与批评、影视文化研究等。
近年来,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例如2019年主持上海市哲社项目“中外合拍片的电影叙事问题研究”课题;作为主要参与人分别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各一项。论文The Insight and Limitation of “Post-Theory”:The Poetics Problem of Chinese Cinema Carried by David Bordwell、Beyond “Exoticism”: Strategies for Constructing the Images of China in Western Movies、The Exotic Narrative in Transnational Films: Case Study of Spy Films Produced in the New Century、《对人工智能电影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合拍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后理论”的洞见与局限---以波德维尔中国诗学为中心的讨论》、《“后电影”的理论建构及其视域局限》等多篇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要。
田丰,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主要研究领域:电影智能分析、严肃游戏开发。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本体与感知视角下的VR电影视觉表达研究”和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民间舞蹈数字化推广平台建设”;主持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经信委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共5项;与上海知名企事业单位合作科技项目数十项;主持2022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影视动作技能虚拟仿真”。发表和授权学术论文、专利、作品、著作权近二百篇(项)。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SCI检索期刊论文8篇,发表EI检索期刊论文5篇,发表CSSCI期刊论文3篇,出版专著《人工智能与电影特效制作及应用》和《虚拟现实(VR)影像拍摄与制作》。带领团队完成“智能民间舞”、“智能船拳”等10余款严肃游戏开发和上线(可从App Store下载并体验),完成4部非遗纪录片创作。曾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广播影视科技优秀论文奖、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科技进步奖等。
主要教授课程:《数字图像处理》、《基础实践3》、《论文写作》等。
齐伟,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学者,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2022)、上海市曙光计划(2019)、上海市晨光计划(2014)等人才计划,获“上海社科新人”称号(2019)等人才计划,“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创新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主任、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评审专家、上海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电影局评审专家、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评论专委会/影视产业与管理专委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华语电影理论与历史、新媒体与电影产业、区域与国别电影研究。
研究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7项,上海市教委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上海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智库成果方面,近三年完成决策咨询智库专报20余份,数篇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科研获奖方面,相关成果先后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十一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专著先后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会奖”著作类专著一、二等奖。
主要教授课程:《经典华语电影》(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上海大学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当代华语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等。
张婷婷,女,博士,教授,江苏省社科优青,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戏曲历史与理论、曲律学、戏曲文化、艺术观念与艺术思潮。
代表性科研成果:编著出版了《元曲曲体研究》、《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上下卷);发表了《意识形态支配与艺术作品经典地位变迁——<窦娥冤>经典化历程探究》、《传统艺术理论中的欲道观与雅俗论: 去欲归雅》、《元曲宫调“音乐”论向“声情”说的转义及其历史文化原因》、《论越剧在南京的传播与发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舞台艺术》2018年第2期全文转载)、《画中求戏戏中求画——论梅兰芳与刘海粟的交往》、《移植与中断:16-20世纪昆曲在贵州的三次传播》、《金元时期北方蕃曲与元曲的融合与渗透》、《“五四”戏剧论争硝烟散后:梅兰芳与“新青年”》等学术核心期刊。
李采姣,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在2008-2011年艺术访学日、法、意、德、奥等欧亚20国,系日本大阪大学访问学者、奥地利文化部“优秀艺术家”代表。主要研究方向:国画与影视、国画与创意服装等。
出版《甬上三境——李采姣花鸟作品集》、《时尚化妆设计》等专著10部;在《新美术》、《文艺研究》、《美术观察》、《光明日报理论版》等专业核心期刊、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完成省部级、厅局级课题等10多项,结题成果被相关部门采纳。在第八届和第九届宁波国际服装节上,举办了有关国画和礼服的时装发布专场展示;美术作品曾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等国家级重要展览并获奖,曾在中国美术馆、朵云轩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朵云轩等收藏。2019年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实践组个人全能三等奖。
主要讲授:《影视美术综合设计》、《影视与国画》、《创意时装设计(影视与时装)》、《时尚化妆设计(影视化妆)》等。
奚美娟,女,首席教授,国家一级演员。中央十七大、十八大党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上海文联主席团主席。
参演电影:《望道》、《一切如你》、《红日亭》、《爱的帕斯卡》、《密战》、《杠上开花》、《火云端》、《邓小平登黄山》、《触不可及》、《冰雪11天》等;参演电视剧:《空巢》、《远期的合约》、《晚婚》、《大路朝天》、《母亲的战争》、《那年花开月正圆》、《安家》、《燃烧》等;参演话剧:《万水千山》、《难忘的1976》、《枯木逢春》、《救救她》、《中国梦》、《留守女士》、《幸福的日子》、《家》、《炼狱》等;配音作品《故梦》;舞蹈作品《复兴之路》。作品在影视类奖项评比中斩获大奖无数,主要有:1988年出演中国首部写意话剧《中国梦》,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1990年参演首部电影《假女真情》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2000年在反腐题材电视剧《红色康乃馨》中饰演反派人物蓝思红,夺得第2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2004年凭借《坐庄》获得第五届金鹰节“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奖,同年担任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2017年荣获第十三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杰出成就大奖;2021年在首届柬埔寨亚洲电影节获得“金隆都奖”终身成就奖。
丁友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1990、1992、1997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7月起到上海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副院长、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影视工程系主任、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等职。2001-2003年先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日本会津大学做访问学者。学术兼职:第一届全国电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影高新技术专委会副主任、上海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影像创意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传媒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字创意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等。担任上海大学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负责人、交叉学科数字媒体创意工程硕士博士点负责人。研究方向主要有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影视技术、电影高新技术等,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担任学术期刊《现代电影技术》《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他还担任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大学“电影高新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腾讯优图-上海电影学院“智能影像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爱奇艺-上海电影学院“智能影像制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深圳定军山-上海电影学院“影视高新技术实验室”主任。2019年、2021年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22年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成立40周年重要科技创新项目奖,2021年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2016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2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程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校艺术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影视制作艺术硕士MFA学科带头人。同时为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理论委员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曾出版《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电影的探索策略研究》《世界电影地图(三卷本)》、《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西风破-西方美学讲读》、《天才/疯子:达利画传》、《西方美的历程》等著作。先后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等多项。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1997年开始写作小说,在《人民文学》,《山花》,《青年文学》,《小说界》,《小说家》等刊物发表小说数十万字,2003年起从事剧本创作,创作影视剧本多部,策划监制多部网剧,纪录片、微电影。
张斌,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理事,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理事,上海大学影视创作与批评中心常务副主任,《电影理论研究》编委,多本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担任上海电视节电视剧“白玉兰奖”选片人,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国际短片大赛和短视频单元选片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推委,IM两岸青年影展评委,上海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专家评审。曾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夏威夷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曼切斯特都会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访问交流。主要研究领域:影视理论与批评、新媒体与影视产业、媒介理论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社项目、国家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十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文化研究》《新闻与传播》《文化创意产业》等全文转载,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年版)》名录。
出版专著《镜像家国——现代性与中国家族电视剧》《重屏时代——媒介转型中的影像新景》《互联网+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融合创新研究》(即出)、译著《布尔迪厄与新闻场域》、合著《电视新闻生产:理论与实践》《影视艺术概论》《纪录片概论》《电视产业经营学》《纪录片解析》《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中央电视台品牌战略》《2012上海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等、主编《电视研究读本》《泛屏与跨界:中国影视发展的新图景》等,在《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文艺报》《半月谈》《文汇报》《中国艺术报》《文学报》《深圳特区报》等主要报刊发表大量影视评论并多次被“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转载转发。学术成果曾获得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学会奖论文一等奖(三次)与著作、教材二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艺术论文一等奖、中国电视飞天奖电视剧评论二等奖、上海大学年度科研创新贡献奖(人文社科艺术类)高端论文奖等学术奖励,多项决策咨询成果获上海市政府和中央部门采用并曾获主要领导批示。
2012年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21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优秀。
赵晓红,女,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戏剧戏曲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戏曲史论。
主要成果:主持完成教育部课题《江浙沪戏曲剧团体制转型及推进产业化发展研究》、国家古委会项目《朱有燉集》等;出版专著《朱有燉研究》《江浙沪戏曲剧团体制转型及推进产业化发展研究》等;在《文学遗产》《戏剧艺术》《艺术百家》《戏曲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清抄本昆曲身段谱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戏曲评点整理与研究》子课题《清代杂剧评点汇辑》负责人。
郑星,男,上海电影学院特聘教授,前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高级讲师,国家二级演员,主要从事学科为表演技巧训练科目。
从艺生涯主演了《阿混新传》、《三剑客》、《马》、《寻找男子汉》、《明日就要出山》、《繁花》、《快乐的单身汉》、《从奴隶到将军》、《天涯并不遥远》、《公寓》、《铁血壮士》等几十部话剧、电视剧、电影作品;导演了《咏蟹花》、《亭子间嫂嫂》、《问天》、《老人与妓女》、《天堂,人间,情》、《遗产》、《老顽童》等十几部电视、话剧作品;主要编剧作品有20集电视连续剧《温哥华不相信眼泪》。
表演教学研究成果方面:表演教学理念崇尚现实主义表演;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教学体系为蓝本;根据自身多年表导演经验的研究;推出表演研究成果:《人物关系—规定情境—行为逻辑》、《舞台演员另一种功能—舞台演出的剪辑师》、《象中的交流(无对象交流)网络教学中的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张慨,女,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出站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艺术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艺术史、抗战艺术史、艺术地理学。
教学科研成果:独著《陕西绘画史》、《空间过程、环境认知与意象表达——中国国代绘画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主编《动画原理与技法》;代表性论文《地理空间的艺术史书写——以南泥湾为例》、《当代中国地域电影研究综述》、《隋唐五代绘画的历史地理学考察》、《画以地异 不独师法》、《唐代诗画中的长安意象》、《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环境理解与艺术表达——以抗战时期陕西绘画为例》、《从地域景观到艺术符号——潇湘图的空间过程》、《中国古代绘画地域性研究述评》等;2011主持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服务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工科院校设计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和陕西省社科联项目“基于视觉艺术视角的西安城市形象研究与设计”、2014 主持陕西省文化厅艺术科研项目“中国绘画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抗战时期的陕西艺术”、2020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抗战艺术史”子课题和“抗战艺术发展史”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抗战时期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在研);获奖荣誉:2013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4 入选首届“陕西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计划”、2018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要教授本科生《地名中的艺术》,硕士生《艺术创意学》、《艺术批评》、《艺术地理学》、《中国艺术文化学》,博士生《艺术创意与批评》。
王艳红,女,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6-2018年间担任影视传播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专心从事工程技术以及影视艺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来,工程技术上曾荣获国家部级、省厅级、市级等多种奖项;艺术创作方面,担任撰稿、导演的影视作品在国内外播映,获得行业全国奖。
任华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西方现代美学、陶瓷美学与艺术评论。
在《文艺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1部,主编艺术学丛书一套(7卷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社科项目6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潘璋敏,男,籍贯:上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瑞典University West高级访问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学者。主要研究领域:虚拟空间视觉的安全性、3D立体电影视觉引导、影视视觉文化与智能科技的交织等。科研成果82项,省部级纵向项目2项,近几年重要论文发表17篇,个人作品展3项;专利12项;作品获奖12项。
特别关注:茶空间美学视觉引导研究;海派茶文化研究。
教授课程:《研究方法与前沿(电影制作)》《特殊拍摄技术》《海派茶文化》等。
刘海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为上海市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戏剧影视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并微电影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文艺评论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研究、中外电影比较、影视批评。
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创作多部电影剧本。
主讲教授:《电影理论》《影视剧作》《影视美学》等课程。
林少雄,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特聘教授,现任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曾在台湾台南艺术学院、德国美因茨大学、“德国之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博物馆、美术馆进行访学交流。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批评,中国艺术史与艺术学理论,视像文化,城市文化与博物馆空间展示,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
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了“国家形象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策略”、“上海世博会展馆中的中国文化艺术元素”、等国家和省市数十项课题,出版了十余部专著、七部教材;目前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图志·陶瓷卷”主持人。在会展及博物馆展示方面,先后主持策划首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开闭幕式及第一至十届形象招商片的拍摄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前期策划;参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主题馆展馆设计及主题演绎等大型活动策划;主持常熟市公共文化空间观念定位及功能规划;主持上海长宁区“中国婚姻文化展示中心”的策划设计及制作布展、短片制作;承担海尔集团全球产品展示体验中心总策划工作;为上海电力公司策划设计制作《劲雁》青铜雕塑。曾先后担任北京世纪鼎天策划总监;上海通文广告公司设计总监;上海嘉源海文化传播公司艺术总监;南京福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文化顾问;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咨询专家,对丝绸之路文博会的建议被全部纳入丝博会的“十三五”规划。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论著《古冢丹青:河西走廊魏晋墓葬砖画》(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读解》(被CCTV“探索•发现”栏目拍成六集专题片《神秘的中国彩陶》,本人被聘请为该系列片学术顾问)等;主编《“新空间·新文化”博物馆研究丛书》、《镜中红颜:华语电影的性别体认》等;教材《丝绸之路》(入选教育部中小学素质教育双语教材)、《新编艺术概论》(入选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规划)、《影视鉴赏》(入选中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等。
冯果,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影视理论及创作。
科研成果:参与《电影春秋》、《孽缘》、《青春与共》、《我爱杰西卡》、《春蚕》等100多部集影视剧拍摄;发表学术专著《多元素参与的电影表演》,《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的困境》;发表《对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思考》、《当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体》、《数字技术产业中的电影表演》、《电影中的无声艺术》、《从失语者到叙述者——对新生代独立电影的分析》、《第三代电影人的改编艺术》等50多篇学术论文。
陈志宏,男,教授,国家一级导演、硕士生导师,中国动画学会会员、上海电影节协会理事。2018年前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2018年起任教于上海电影学院,现为动画系主任。
作为导演,创作动画电影6部、电视动画系列片300余部集。主要作品:动画电影《智取威虎山》、3D版《大闹天宫》、《新愚公移山》、《剑齿王朝》等;动画系列片《水浒英雄秀》、《猪猪吉利小财神》、《奥运奇闻》、《秦时明月之笑闯江湖》、《犟驴小红军》、《愚公移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