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妍,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视效。2015年参与《阿凡提新传》动画电影前期开发与视效制作;2016年独立制作《宝应寺泰山殿》全三维虚拟演示系统;2017年参与上海观光隧道多媒体灯光秀改造工程项目;2018年西门子上海Atellica医疗系统全景数字化展示;2018年上海浦东新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届非遗文化交流展示”;2019年六部通用车辆装备操作使用多媒体教材开发;2020年完成
虞浩,男,硕士,教师,研究方向:电影摄影理论和实践创作。主要作品有故事片《通往春天的列车》、《殓魂师》、《第三人称》、《逃不出的情人节》、《智能危姬》等;中美合拍电视剧《长河落日》;中央电视台大型专题片《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故事》;玛丽黛佳化妆品广告,中南置地企业形象宣传片等。其中,《通往春天的列车》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提名,第2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提名。《穿越
杨洋,男,硕士,讲师,中国青年导演、编剧,主要研究方向:电影导演创作(故事片、纪录片)。导演作品获奖成果:2010年本科毕业作品《黑匣子》获得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优秀影像作品”奖,获得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佳短片;2017年拍摄纪录片《司公》获得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铜奖,并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入围比利时欧盟国际电影节,芬兰坦佩雷电影节等,并在凤凰卫视,深圳卫视,上海 SMG 纪实频道等多地放映;长片院线纪录电影《...
严伟,男,硕士,讲师。一直从事音、视频专业方面与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曾讲授过《电声学基础》、《音响系统》、《声音艺术基础》、《音频测量》、《彩色电视原理》、《通信原理》和《数字音频处理》等专业课程,同时作为专业教师来讲授《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学科基础课程。在教学研究和专业研究上,曾先后发表数篇工程与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积极参与有关老师负责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与省部级科研项目
徐霁,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三维角色造型,三维动画,三维动力学特效,动画短片综合创作。曾参与上海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ASP)合作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项目“美影三剑客”项目,曾获得高校数字创意技能大赛、非遗传承艺术活化研究、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美育成果展演一等奖等获得多项奖项,曾指导学生在毕业答辩会中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称号。在CSSC核心期刊《传媒》、《当代电视》等期刊上发
谢悦,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内容设计和影视制作。曾参与网剧《小野兽花店》预告片剪辑及特效制作、上海广播电视台节目录制导演团队、寒山美术馆开幕式3Dmapping制作及多项交互装置制作展项。
吴笑,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戏剧语言,台词训练,影视配音,影视戏剧表演。主要教授课程:《社会表演学》、《话筒语言》,《中外经典影视赏析》等。
吴丽娜,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编剧理论与技法。主要成果:参编电影、编剧类著作、教材多种,共计10余万字;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2篇,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合著教材《剧本写作元素练习方法》,2019年5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再版;策划、指导学生原创故事《色彩联想的故事》10册,已出版,获2014年度中国桂冠童书奖;策划、指导学生原创故事《酷科小子丁冬冬·科学日记365》
魏天舒,男,硕士,讲师。编著《定格动画设计》等多部著作,同时发表国内多篇核心期刊和CCPI等论文;作品《IT'sagift》获温哥华华语电影节最佳动画和最佳创意双奖,同时入围全国美展,多部作品获得中国学院奖等多种国内外大奖;定格动画导演完成sofy(苏菲)、百梦多(好侍)、亮视点、京东、天猫、乐高、等数十部广告以及多部电影、网剧的艺术指导与监制;创作《理惠系列》、《蛹人》等数十本漫画,其中《整形师
王志达,男,博士、国家三级演员,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歌剧艺术。获奖情况:2013年获得意大利拉菲尼契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金奖,2015年荣获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人表演奖,2017年获得《新闻晨报》颁发的“2016年上海影响力人物”大奖以及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优秀作品奖”,《我们的上海》荣获上海第十四届“银鸽奖”广播影视类一等奖。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新时代声乐艺术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