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28日下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第七期"光影中国"德艺双馨讲坛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四教512黑匣子顺利举行。本期的主讲嘉宾是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江海洋,同时邀请到我院特聘教授、著名作曲家居文沛以及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宁作为访谈嘉宾出席。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倪瑜以及专业老师、辅导员老师出席本场讲坛,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江海洋是中国电影最具实力的第五代导演成员之一,上海电影电视导演中最具实力的领军人物、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文学艺术界召集人、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

江导的作品曾经获中国电影、电视金鹰奖、金鸡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奖项,并多次国外中国电影周,在业界具有较高的声誉。他在电影《高考1977》中担任编剧导演,影片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文明工程奖优秀奖、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影奖、第27届中国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第5届中美电影节开幕式影片最佳故事片金天使奖,入选法国第4届凯虎电影节2010中国电影周。

本期论坛江导以自己创作的经典影视作品为例,与同学们一探导演视角下的电影音乐之究竟。

活动伊始,主持人介绍了"光影中国"德艺双馨讲坛创办的初衷以及历届的活动情况。随后,倪瑜老师郑重介绍了出席本次讲坛的嘉宾并主持了聘任仪式。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为江海洋老师颁发聘书,并赠送、佩戴了上海大学校徽。

本期讲坛由上海电影学院特聘教授居文沛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宁老师与江海洋老师进行对话访谈。
孙宁老师与居文沛老师均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创作经验丰富,二人对于电影音乐都有非常深刻且特殊的见地。在对谈中,江海洋老师从导演的视角出发,结合自身丰富的从业实战经验和理论研究进行了分享,在座同学老师受益匪浅。
围绕着"导演视角下的电影音乐"这一核心主题,对谈嘉宾进行了多个环节的讨论分享。面对"电影音乐对电影来说是必需品还是加分项?"这一引入问题,江老师以《春江花月夜》的朗诵配以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来回答了这个问题,生动地表达了电影和音乐的关系应该是将两件美丽的艺术品有机地融为一体。

随后,江老师结合自身经典作品《高考1977》进行了热情的分享和讨论,他提到音乐的巨大力量不应该被忽视,音乐可以给导演和观众都带来巨大的积极情绪。同时,结合这部影片的创作过程和影片片段,江老师分享了在创作前期对"象"的寻找,影片中三对情感的构建以及影片创设的四到五个视觉高潮,并提到影片是对人物生存状态和命运的思考。

江老师表示,音乐跟电影融合有两大点,一个是情绪,因为音乐最能表现情绪的。电影表现情绪不很直接,但是情绪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又非常重要,音乐可以助长、描绘、夸大、烘托电影的情绪;第二个就是节奏,因为音乐的生命就是节奏,电影也讲节奏,如果节奏匹配,音乐一定会强化、显现、推动电影要表达的情绪。"要增加自己的音乐修养,要真正懂得音乐的本体和内涵。"江老师最后也送给我们当下提升自己的一些秘诀,在浩瀚的电影空间中要逐步培养自己的一套导演风格与美学思想。

对于上海电影学院以及我们新一代电影人,江海洋导演给出了形成自己独特视听风格的建议。他提到,音乐是最直接与心灵沟通的艺术,而电影的包容度则更大,普通的生活场景经过精心构建在电影中也能成为艺术。"你们现在学的是你们喜欢的事,你们就永远喜欢下去,因为喜欢才会不计代价,因为喜欢,才能矢志不渝,喜欢吧,它会给你一生带来快乐,好好读书吧!"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电影的路上要对得起自己,电影路上的起步是一样的,而只有热爱才能让我们不计代价,矢志不渝。

讲坛最后到了问答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困惑,关于如何让电影与音乐之间相辅相成、小成本剧组如何进行电影音乐设计等问题。现场气氛热烈,江老师对同学们的疑问一一给出了解答。
在热烈的掌声中,第七期"光影中国"德艺双馨讲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