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萧知纬教授讲授“中国早期电影中翻拍好莱坞的实践”

创建时间:  2019/05/29  倪瑜   浏览次数:

5月27日下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华语电影相关学术讲座——"翻拍好莱坞:早期中国电影中的‘移花接木’现象"在学院五楼放映厅顺利举行。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加州大学圣马科斯校区历史系萧知纬教授莅临我院就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说,并与我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望莉教授主持讲座,学院电影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导陈犀禾,副教授徐文明、王艳云,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斯帕坦堡校区教授何其亮等到场聆听了讲座。
萧知纬教授从"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中美电影的关系"、"个人的研究兴趣"和"现实意义"四个层面细致阐释了"中国早期电影中翻拍好莱坞的实践"这一论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教授提出在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电影研究领域的跨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电影研究者被要求具备全球文化视野,真正理解本土文化必须跳出本土局限,细致探寻本土历史文化与外部因素日趋紧密的关联性。论及中美电影,教授从早期的放映活动、本土制片公司、早期中国影人三个角度指出中国电影的起源与美国电影最为相关,并认为中国电影民族特色的形成是中外文化互动的结果:一方面来自早期美国电影的启发,另一方面在与之生存竞争中形成了本土电影美学。谈及个人研究兴趣,教授分享了自身的学习与观影经历和在研究中一些对比发现——早期中国电影对早期美国电影大量的模仿、照搬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变题。有关这一论题的现实意义,教授指出当前学界对"翻拍"现象的关注,不论是其它国家对好莱坞的翻拍还是好莱坞的反向翻拍。
教授重点以翻拍自美国电影《Don’t Change Your Husband》(1919)的中国早期电影《情海重吻》(大中华百合,1928)为中心案例,再由点及面,论及《国风》(1935),《姊妹花》(1935),《夜半歌声》(1937)三部中国早期电影,将它们分别与美国电影《Our Dancing Daughters》(1928)、《Lady of the Night》(1925)、《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25)进行对比。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详尽地阐释了早期中国电影中对好莱坞电影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以及价值观表达等多角度上的"移花接木"。最后萧知纬教授总结道:电影中的翻拍现象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一方面,文化交流中的"偷梁换柱"与"移花接木"十分普遍,形式模仿表象下存在内容的更新和主题上的背离,这种改写中折射出编导人员对本土文化的思考;另一方面,目前的跨文化研究中"自主性"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强调"借用"的一方(尤其指非西方国家)所发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作为一种对西方文化的回应。

萧知纬教授近两个小时的精彩讲述,为电影学的师生们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具有极强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上一条:2019年中学影视美育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

下一条:学院工会、青年联谊会联合组织青年教师赴四行仓库参观、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