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专家浅析光学动捕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算法和原理

创建时间:  2017年04月10日 00:00  倪瑜   浏览次数:   

3月27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邀请到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海威,为影视工程系数字媒体技术卓越班的同学们,介绍了一项当今世界电影产业高端专业又精彩有趣的"光学动作捕捉技术"。
动作捕捉技术大家并不陌生,詹姆斯•卡梅隆导演于2012年的电影《阿凡达》,全片采用动作捕捉技术,在动捕技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紧随其后,是动作捕捉大师安迪•瑟金斯在电影《猩球崛起》中饰演凯撒、《指环王》系列片中饰演吉鲁姆等等。
张海威老师结合电影案例向同学们介绍了动作捕捉技术发展史,历经最初的机械式运动捕捉、声学式运动捕捉、电磁式运动捕捉、到光学式运动捕捉、惯性导航式动作捕捉。比较分析这几类动作捕捉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及优缺点。并具体阐释了光学动作捕捉系统中两类系统的算法和原理。比如无标记点式光学动捕技术根据三维空间深度信息的测量、传感,进行动作识别,但不够精确。而标记点式光学动捕系统,从不同角度使用多个动作捕捉相机实时探测Marker点(光学标识点),实时传输数据至数据处理工作站,根据三角测量原理精确计算Marker点的空间坐标,再从生物运动学原理出发计算出骨骼的自由度运动。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在将来会随着科技领域的革新而不断发展。它作为技术手段为艺术创作实现了想象空间里无比绚烂的景象,提升了制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它的应用领域还很广泛。
同学们对如此玄妙的电影技术境界非常神往,在听取了张海威老师详尽、深入浅出的讲解后,踊跃发言,张老师以自身雄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依托,形象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据了解,这堂专业的电影技术课—— "光学动捕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算法和原理",是综合课"大数据与全媒体融合"中教学内容之一。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保证专业课程的丰富多彩、实践拓展,聘请业界技术力量——专业知识过硬实战经验丰富的技术精英,结合实际操作为同学们带来讲座,真正实现课堂内容与当下流行的技术紧密结合。

上一条:学院邀请著名作家、演员联袂为上大师生带来现场版“朗读者”

下一条: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英国方觉视效软件公司洽谈深入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