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夫教授与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纵论昆曲命运

创建时间:  2011/05/31  罗清池   浏览次数:

在庆祝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十周年之际,上海大学中国戏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朱恒夫教授与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于528日下午在苏州亚致饭店共同接受上海教育电视台采访,纵论昆曲命运。

白先勇先生是海内外知名作家,写作过《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等小说,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旅美学人夏志清教授曾说:"旅美的作家中,最有毅力,潜心自己艺术进步,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给后世朗诵的作品的,有两位:于梨华和白先勇。"他甚至赞誉白氏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张爱玲,五六人而已。"自上个世纪末,他全身心地致力于昆曲的传承工作,打造出青春版《牡丹亭》。在白先勇先生的推动下,昆曲重新焕发了生机,不但赢得了青年大学生的喜爱,还成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朱恒夫教授从事戏曲研究30年,出版了《目连戏研究》、《中国京昆》、《中国戏曲美学》、《滩簧考论》、《论戏曲的历史与艺术》等多部著作,是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戏曲学会副会长。他在昆曲的推广上亦不遗余力,是一位出色的昆曲"义工",目前正在写作专著《昆曲美学》。

采访持续了两个半小时,话题涉及到昆曲的美学特征和文化意蕴、青春版《牡丹亭》的推广经验、昆曲如何继承与发展以及民族成员的传统文化素养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等等。

 

上一条:影视学院工程系召开校友会筹备会议

下一条:20部入围中美学生短片评展竞赛单元的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