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讲座:对话「疯狂」

创建时间:  2017/11/20  蒋安   浏览次数:


新闻传播系拟于11月24日举办新闻传播学讲座,欢迎广大同学和新闻传播学爱好者参加。

一、讲座主题:

对话「疯狂」:西「疯」东渐和中国现代精神健康与疾病专业话语的形成(1898-1966)


Communicating Madness:Missionary Psychiatry from the West and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Discourse on Mental Health and Illnesses in Modern China(1898-1966)?

二、时间

11月24日8:30-10:00

三、地点

行健楼511室

四、主讲人介绍

李耘耕,男,1987年6月出生于河南郑州,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讲师,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获香港政府博士奖学金计划(HKPFS)全额资助。并于2016年在耶鲁大学医学院担任访问学者,本硕分别就读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南京大学哲学系,曾获得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Hopkins-Nanjing Center)研究证书。研究兴趣为健康话语传播、数字媒体与网络社会、传播思想史,曾编著《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研究论文发表于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等SSCI期刊以及《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暨南学报》等CSSCI期刊。并在国际传播学学会(ICA)、美国大众传播与新闻教育年会(AEJMC)、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中国青年传播学者论坛等国内外重要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同时是数个SSCI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五、讲座内容介绍

1898年,中国第一所精神病院"惠爱医院"(John G Kerr Refuge)建立。"惠爱医院"所代表的"传教精神医疗"在30年代以后式微,本土西医学家集体登上历史舞台。前者标志着现代精神医疗机构在中国落地生根;而后者则推动了精神卫生事业在中国的专业化与现代化。结合话语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利用《博医会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健康杂志》以及历史档案,讲者梳理了从1898年到1966年间,有关精神健康与疾病专业话语的近代变迁,选取了"传教精神医疗"和"本土精神医疗专业化与现代化"两个话语建构与传播个案。我们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西医传教士和中国本土精神医学家是如何主动建构和挪用道德、政治与科学话语,与彼时语境相串连,以争夺精神医疗专业话语的管辖权的。1898年前后,为了回应来自西医传教团体对精神医疗机构在华合法性的质疑,执掌"惠爱医院"的传教士采用"道德治疗"理念,将在地精神医疗实践"道德化",从而建构起一套"道德话语"。"道德话语"体现了西医传教士所践行的"牧师式权力"。而后,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本土西医团体的建立,新兴的本土西医学家受政治语境的影响。他们先后从欧美和苏联借鉴精神医疗的医学成果,建构精神疾病的"病理化"话语。在面向公众时,他们将精神健康的意义与民族主义语境相串连,以"道德常识"话语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在中国的专业化与现代化。"道德常识"话语是本土西医学家践行"启蒙式权力"的结果。精神医学话语在近代中国的建构和传播提醒我们在这个精神医疗被生物医学话语主导的时代,精神健康与疾病话语的形成自有其不可忽视的道德面向和权力运作机制。

六、主办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新闻传播系

2017年11月16日

上一条:新闻传播学讲座:数字媒介网络的权力实践模式转变

下一条:谁是未来的传媒新锐?——2017年上海大学传媒新锐人才培养与创新论坛